3750年前左右全球考古文化更迭统计

​公元前18-17世纪(约公元前1800-1700年)后,全球考古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。这一时期处于青铜时代中晚期,许多地区出现国家级文明崩溃、族群迁徙和技术革新。以下是分区域梳理的考古文化兴衰及长江黄河上游的更迭详情: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一、全球消亡/衰落的重要文化(公元前1800-1700年)

1. 两河流域与黎凡特

- 阿卡德帝国(Akkadian Empire, 前2334-2154):  

  已消亡约200年,但其崩溃引发的动荡余波持续至此时。  

- 乌尔第三王朝(Ur III, 前2112-2004):  

  被埃兰人灭亡后,两河流域陷入分裂(伊辛-拉尔萨时期),无大规模统一文化消亡。  

- 叙利亚:埃卜拉(Ebla):  

  约前1600年被赫梯摧毁,但严格消亡时间稍晚(近前1600年)。

2. 安纳托利亚(土耳其)

- 哈梯文明(Hattians):  

  前18世纪末被赫梯人(Hittites)征服,文化被取代(赫梯古王国始于前1650年)。

3. 爱琴海地区

- 米诺斯文明(Minoan, 前3000-1450):  

  前1700年左右克诺索斯宫殿遭地震破坏(后重建),属衰落节点但未消亡(最终消亡在前1450年)。

4. 中国

- 黄河中游:二里头文化(前1900-1500):  

  前1700年左右进入晚期(Ⅳ期),宫城废弃、陶器质量下降,标志夏王朝衰落(商文化西进)。  

- 长江中游:石家河文化(前2500-1800):  

  约前1800年结束,被后石家河文化(肖家屋脊类型)取代,属中原文化南侵结果。

二、新诞生的考古学文化(公元前1800-1700年后)

1. 两河流域

- 古巴比伦王朝(Old Babylonian, 前1894-1595):  汉谟拉比(前1792-1750在位)统一两河,建立集权帝国(前18世纪鼎盛)。

2. 埃及

- 中王国时期(Middle Kingdom, 前2055-1650):  

  前18世纪末衰落,喜克索斯人(Hyksos)入侵尼罗河三角洲(前17世纪建立第十五王朝)。

3. 欧洲与中亚

- 希腊:迈锡尼文明(Mycenaean, 前1700-1100):  

  前17世纪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兴起,竖井墓(Shaft Grave)出现标志王权形成。  

- 中亚:巴克特里亚·马尔吉亚纳文明体(BMAC, 前2200-1700):  

  前1700年左右衰落,被安德罗诺沃文化(Andronovo, 前2000-900)取代(印欧游牧族群东扩)。

4. 中国

- 黄河中游:二里岗文化(前1600-1300):  

  商王朝早期文化,前1600年后取代二里头,向四方扩张(郑州商城、偃师商城)。  

- 东北:夏家店下层文化(前2000-1400):  

  前1700年左右进入鼎盛期,出现石城聚落(内蒙古赤峰)。  

三、长江与黄河上游的考古文化更迭(公元前1800-1700年)

1. 长江上游(四川盆地)

- 背景:前2000-1800年以宝墩文化(前2800-1800)为代表,出现史前城址(成都平原6座古城)。  

- 更迭: 

  - 前1800年后宝墩文化衰落,三星堆文化(前1800-1200)兴起:  

    - 关键证据:三星堆遗址一期(前1800-1200)出现青铜器、金杖、神树,标志古蜀国形成。  

    - 驱动因素: 可能吸收中原二里头技术(牙璋、铜牌饰传播路线)。

2. 黄河上游(甘青地区)

- 背景:前2000年以 齐家文化(前2200-1600)为主,掌握青铜冶铸(甘肃磨沟遗址)。  

- 更迭:

  - 前1700年左右齐家文化解体,分化为三类后继文化:  

    | **区域**       | **新兴文化   | **特征 |

    | **甘肃东部**  | 寺洼文化(前1400-600)       | 火葬习俗,周人先祖?         |

    | **青海东部**  | 卡约文化(前1600-600)       | 畜牧业强化,彩陶消失         |

    | **河西走廊**  | 四坝文化(前1900-1400)      | 与中亚交往(小麦、权杖头)   |

  - 关键事件:气候干冷化(前1800年全球冷事件)导致农业衰退,游牧化加剧。

四、全球文明兴衰的核心驱动因素

1. 气候突变:  

   - 前1800年“4.2 ka事件”(全球干旱寒冷):  

     - 导致埃及中王国崩溃(尼罗河洪水减少)  

     - 引发甘青地区齐家文化解体(农业承载力下降)  

2. 技术革命:  

   - 马拉战车(前2000年欧亚草原发明):前18世纪传入中国(商王朝军事优势来源)。  

3. 族群迁徙:  

   - 印欧人(雅利安人)东扩:摧毁印度河文明(哈拉帕),推动安德罗诺沃文化进入新疆(小河墓地)。

关键地区兴衰对照表

| **区域* | **消亡/衰落文化(前1800-1700)** | **新兴文化(前1700年后)|

| **两河流域**     | 伊辛-拉尔萨割据结束           | 古巴比伦王朝统一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**埃及**         | 中王国瓦解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喜克索斯人建立第十五王朝      |

| **中国中原**     | 二里头文化(夏)衰落          | 二里岗文化(早商)兴起        |

| **中国长江上游** | 宝墩文化结束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三星堆文化(古蜀国)崛起      |

| **中国黄河上游** | 齐家文化解体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卡约/寺洼/四坝文化分异       |

研究提示

- 中国长江/黄河上游更迭具有断裂性:三星堆取代宝墩属文化断层(新祭祀体系),齐家解体后甘青转向半游牧。  

- 全球视野下,前1800年是“早期国家崩溃窗口期”(埃及、印度河、中国夏/石家河同步衰落)。  

- 具体年代依据碳十四校正及树轮曲线(如IntCal20),误差约±50年。

如需某区域细节(如三星堆青铜技术来源或4.2 ka事件在中国西部的环境证据),可进一步展开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